2013年8月上旬,順豐速運(以下簡稱順豐)與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和中信資本等簽署協議,后三者以總投資不超過順豐25%的股份成為了順豐的新股東——要知道,這時候的順豐已經成立了整整二十年,公司員工已經從當初的6人壯大到17萬人,公司年營業額超過200億元,公司目前估值超過600億元。這一消息在業內無異于是重磅炸彈,最主要原因的是順豐一直低調潛行,在二十年里成為了民營快遞行業的龍頭,在這時候選擇讓社會資本的進入,這多少會讓人感到意外。同時,這也引發了順豐接下來會不會上市的一系列猜想。“當然不是,融資協議中最重要的條款之一是投資方不得要求順豐提供上市時間表,經營和戰略完全由順豐管理團隊所主導,投資方不得干預”。順豐副總裁王立順說——順豐的低調與謹慎,可見一斑。
當然,在順豐扁平化管理的背景下,順豐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就是創立人王衛的性格。而王衛的低調謹慎是眾所周知的。就算是到了今天,你百度王衛的圖片,能搜索到的也寥寥無幾。關于他低調的傳聞有很多:馬云曾經慕名造訪,他回避了;郵政部官員想和他交談,他最終也推辭掉了;哪怕是在順豐的企業內刊《溝通》上,也從未出現他這位掌門人的面孔。僅有的幾次都是背影或者極其模糊的側面照……直到順豐成立了十八年之后,也就是2011年,王衛才第一次接受了媒體采訪。
而就是這樣低調的王衛和他的順豐,這一次準備涉足無人機快遞。具體來說就是利用低空飛行器運載包裹,自動送達目的地。在各方面條件尚不成熟的前提下,順豐的這步棋還是引起了很多懷疑。其中最常見的一種聲音就是這“只是一種噱頭,無實用意義。”但是,順豐從來就不是以“炒作噱頭”立身的企業。所以,從實證的角度出發,探討順豐介入無人機快遞的出發點以及現在所面臨的難題,無疑會更具意義。
機遇,值得一試
早在2013年7月,國內快遞企業順豐已在深圳、東莞等城市內測無人機配送服務。順豐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無人機”由順豐自主研發,采用八旋翼,下設載物區,飛行高度約100米。該“無人機”內置導航系統,工作人員預先設置目的地和路線。目前,順豐無人機配送已進入試運行階段。
在順豐優選總裁李東起看來,無人機配送具有其現實意義。在出任順豐優選總裁前,李東起一直擔任順豐航空公司總裁,對航空方面非常有經驗。他透露,自己在搞貨航時,看到美國有無人貨機,順豐管理層都很興奮,當時大家的想法是,如果中國有無人機,順豐也會做這種嘗試。“中國地大物博,有些地方環境比較惡劣,無人機會成為重要的交通工具”。他表示。
而且,無人機配送還具有兩個優勢:第一,航空貨運需要機場,對飛行員也有嚴格限制。而無人機的好處在于可以不需要機場,用彈射方式起飛,用降落傘方式降落,全程不需要有飛行員,就一個軌道,全程可以遙控;第二,無人機對環境沒有要求。航空貨運對座艙密度和機場溫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將座艙加密到75%至80%,人就會無法呼吸,而無人機即便溫度降至零下20度也不受影響。
李東起透露,此前順豐一直在低調測試,最初在深圳樓宇之間嘗試過幾次,后來在東莞湖邊進一步測試,被人拍下并被曝光出來。“很多人說我們是搞噱頭,有人說我們很強,有人說我們很弱,從企業內部來講,我們不會特別在意,我們覺得無人機送貨很正常的事,值得嘗試。”
“任何新事物從概念到商用需要過程。無人機送貨有無市場,取決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地域特點、國家政策監管要求,不試驗就永遠不知道可行或者不不行。就像電動汽車一樣,電池行不行,在哪充電,國家是否允許上路,安全性如何,都需要測試。”他說。從這個角度來講,順豐是國內物流無人機配送的“吃螃蟹者”。
現在順豐的無人機還只是在各個運營點之間進行貨物的配送。對于順豐無人機的未來設想,李東起表示,貨物直接配送到家的條件還不成熟,最多可以送到社區,但未來可能實現。
困難,依舊存在
當然,在世界范圍內,此前并不是沒有企業進行過嘗試。如法國的無人報紙送達系統、知名連鎖披薩店Domino小型無人機送皮薩項目及用無人機將墨西哥煎玉米卷送到顧客門口的“TacoCopter”計劃,但最終都遭遇到了滑鐵盧。
美國UPS快遞公司此前也在開發無人機快遞,不過最新消息稱,UPS認為無人機快遞目前需求過小,無法克服成本和技術挑戰。而2013年12月1日,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在參加美國CBS電視臺《60分鐘》欄目專訪時首次對外透露了一個名為PrimeAir的物流計劃。按照該計劃,亞馬遜今后將使用無人飛行器來運送小型包裹,派件用時只需要30分鐘。但包括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在內的很多人都對杰夫·貝索斯“無人飛機送貨將會大規模投入使用”的論斷潑了冷水。比爾·蓋茨表示,支持亞馬遜的創新送貨,但貝索斯在這一項目上可能過度樂觀。隨后,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在電子郵件聲明稿中指出,自控無人機運作“目前在美國不被允許”。此前FAA規定,只準警察及發燒友使用無人機,近年只批出了約1400個許可。
那順豐無人機是否也會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是無人機面臨著的技術瓶頸。無人機目前只能運輸小型貨物,安全系數、續航能力、識別精度也是技術難題,需要假以時日去解決;其次是無人機的高成本問題。目前,市場上和順豐無人機類似的飛行器售價約6萬元,加上地面控制站和相關操作人員,成本遠高于貨車送貨。同時,偏遠地區的送貨頻次較少,用戶的消費能力不高,使用無人機配送的定價也無法定的太高,這就意味著成本回收的速度太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順豐無人機和亞馬遜無人機一樣,面臨著政策風險。有消息稱,我國的《無人機飛行管理規定》正在制定當中,可能將對此類飛行器的商業應用做出明確規定。此前上海有一家集烘焙與快遞于一體的公司曾用“無人機”配送蛋糕,但由于可能砸傷消費者,而且也沒有得到民航管理局的許可,最終沒能成功。對于順豐無人機,東莞警方也率先表態,如果有相關的投訴,就會將其取締。
當然,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不可控的風險因素,如飛鳥,惡劣天氣等,同時還有人為破壞(如將其打下后將芯片據為己有等)。實際上,有網友調侃:“順豐無人機一出,淘寶彈弓的成交量將大增。”
不過,困難固然是存在,但值得一試。18年前,王衛就是在背著裝滿合同、信函、樣品和報關資料的大包往返于順德到香港的陸路通道的時候,靈光閃現創立了順豐,而今天順豐已經成長為國內快遞界的巨擎。關于“無人機或許能給順豐帶來一次新的發展機遇”這個猜想,誰又能斷言一定不會呢?(文/本刊綜合整理)
(云南房網為《云觀察》唯一授權發布網站,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帖,否則后果自負!)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