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版限購令,又是半夜雞叫

12月15日,天津市宣布實行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以及實施機動車限行交通管理措施,也就是“限購+限行”。四個直轄市,至此已有三個明確對汽車增量實施限制措施,而同樣的比例,亦呈現于四座一線城市之中。限購限行,從“首堵”,到三線城市,從南國名城到北方重鎮,仿佛沾上了拿來主義的熱風,逢堵必提。

天津限購,又見“最后瘋狂”

2011年在貴陽,2012年在廣州,2013年在石家莊,每每“限購令”最終落地的一刻,4S店里一定上演著“最后的瘋狂”。

成品油價格上調時,發改委總喜歡在晚上發布調價信息。前幾年每次調價幅度要比現在大,每每漲價,消息靈通的車主便連夜趕到加油站,搶在零點前賺足一箱油的差價。

汽車限購,帶來的影響也是如此,只不過,沖擊波更為強烈。

2010年12月24日是北京停止正常上牌的第一天,也是經銷商將23日以前收到的定單拿去各區商務委備案的惟一機會。“底線是下午6時,挑戰是賣掉更多的車。”《新京報》在當年的新聞中,以這樣的語氣烘托當時報道的氣氛。

那一天,北京多家4S店拿到各區商務委備案的定單數達到數百輛,相當于平時一個月、甚至數個月的銷量。銷售商們通宵營業后,換來的是最瘋狂的銷售紀錄。

今年12月15日,人們在天津,又看到了這樣的場面。“熙熙攘攘的購車人群幾乎在每家店蔓延。”新華社記者在天津長江道的大眾汽車4S店遇到一位銷售員,當晚他已售出十幾輛車,這幾乎是平時近一個月的業績。

在長江道的東風日產4S店里,該店的庫存管理看板顯示,店里只有16臺車,且自動擋汽車已全部賣完,一天賣了近300輛。

報道后來這樣寫道,“有的顧客穿著睡衣在店里看車,還有一位顧客穿著白大褂就往4S店里走。記者詢問之下得知,他從醫院下班后就直奔4S店了。”

在此之前,2011年在貴陽,2012年在廣州,2013年在石家莊,每每“限購令”最終落地的一刻,4S店里一定上演著“最后的瘋狂”。

限購限行,北京唱“樣板戲”

“首堵”北京,趕著腳步揭開了國內城市規模化限行限購的序幕。治堵看北京—這一系列舉措也成為了日后其他城市考量車輛限行限購的重要參考。

“限購令今天就要開始實施了!要買車趕緊去!截至今天晚上0點!”

2010年12月23日下午兩點半,首都北京。

與往常一樣正在辦公桌前忙碌的張一朋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急切的耳語徹底打亂了他的工作節奏。

電話那端是張一朋在新華社工作的一位朋友。此時此刻,這位朋友正在參加北京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在“限購令”實施細則文件發布的第一時間,所有參加會議的媒體人員都在偷偷地發信息、打電話。

上述記敘,來自《汽車商報》對當事人的追訪,而就在這次發布會上,北京市正式公布《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實施細則。

新政策包括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及《實施細則》、“銷售小客車手續”備案、非居住區停車價格調整和外地進京車輛管理措施。傳聞的搖號購車、限制外地車輛進京、擁堵地區單雙號管理等強硬措施出現在此次調整政策中。“首堵”北京,趕著腳步揭開了國內城市規模化限行限購的序幕。治堵看北京—這一系列舉措也成為了日后其他城市考量車輛限行限購的重要參考。

北上廣治堵,“限”字成為標配

以北上廣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在“借鑒”中構筑起各自控制汽車保有量的基本模式和體系。

“從7月1日零時起,廣州市小汽車限量政策正式實施,試行一年。”2012年6月30日晚上9時,廣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廣州市試行中小客車總量調控管理的通告》。試行期間全市中小客車增量配額為12萬輛,按照每月1萬輛進行配置。

在被問及為何突然采取嚴格調控措施時,廣州市有關方面特意拿治堵“前輩”城市來說事—北京2011年開始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至2011年底機動車保有量達到498.4萬輛,調控期間年機動車增長量為2010年的40%;而上海自1994年就已開始實施車輛總量控制,到2011年汽車擁有量僅約195萬輛,汽車千人擁有量83輛僅為北京234輛的35%。

北京搖號、限行,上海限量拍車牌,廣州配額增量……以北上廣為代表的一線城市,在“借鑒”中構筑起各自控制汽車保有量的基本模式和體系。以“限”治堵,尤其成為這些一線城市不約而同的“殺手锏”。

貴陽異軍突起,三線提前焦慮

被普遍認為是三線城市的貴州省省會貴陽,卻于2011年7月11日高調宣布出臺規定,成為繼北京之后對汽車進行綜合性限購的國內第二個城市。

北京限購限行的風暴,可謂一石激起三層浪。治堵焦慮迅即蔓延到二線城市之中。“我上班只有10分鐘車程,但每次都在路上花50分鐘。”生活在南京的全國人大代表楊群曾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坦承交通擁堵已成為南京的一個重要社會問題。“尤其是南京的老市區道路比較窄,擁堵情況更嚴重。”

數據統計對公眾感受進行了很好地印證。根據中科院發布的《2010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在50個城市的上班平均耗時中,上班平均花費時間在40分鐘以上的城市有5個,30分鐘以上的城市有17個。天津、南京、重慶、杭州等二線城市,均在30分鐘以上。

令公眾始料未及的,是在眾多二線城市之外,被普遍認為是三線城市的貴州省省會貴陽,卻于2011年7月11日高調宣布出臺《小客車專段號牌核發管理暫行規定》,成為繼北京之后對汽車進行綜合性限購的國內第二個城市。

后經媒體披露,當年3月至4月,貴陽市交警支隊赴北京等城市進行前期調研,在總結貴陽市車輛管理實踐的基礎上,借鑒外地經驗,最終于4月底起草了《貴陽市小客車號牌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而方案的特別之處,在于強調在老城核心區實施專段號牌,每月限2000輛,達到控制車流量的目的。

“霾伏”之下,石家莊被迫調整

針對機動車保有量猛增的現狀,石家莊提出自2013年起限制家庭購買第三輛個人用小客車,自2014年市區內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今年1月13日10時35分,北京市氣象臺發布北京氣象史上首個霾橙色預警,當天北京平原地區霾的厚度達1到3公里。用新華社記者的筆觸描述:“京城上空厚厚的覆蓋著充滿污濁甚至是危險的空氣。”

1月中旬,中東部地區連續陷入嚴重霧霾之中。從東北、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大范圍的重度和嚴重空氣污染,各地紛紛采取應對措施。

而治霾與限車,就這樣結合到了一起。這一回,輪到了石家莊。

1月10日,根據環保部網站當天公布的數據,有媒體排出全國十大污染城市名單,河北省石家莊、邯鄲、保定名列其中。而此后數月,河北省多個城市“極為穩定地”入圍污染城市前十名。尷尬的數據,讓河北省如坐針氈。

6月18日,石家莊市召開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動員大會,對今年及今后五年省會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進行專題部署。針對機動車保有量猛增的現狀,石家莊提出自2013年起限制家庭購買第三輛個人用小客車,自2014年市區內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此外,石家莊市還在研究制定《石家莊市小客車數量調控規定》,2015年起,很可能實行小客車指標搖號配置。(山東商報文/王斌)

(云南房網為《云觀察》唯一授權發布網站,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帖,否則后果自負!)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