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樓盤建筑體量達1.1億平米 市場消化完需15年以上


三問昆明樓市路在何方

這次洗牌會更猛烈樓市變化的速度也會加快


130個樓盤總建筑面積1.1億平米,這個數據只是根據最簡單的匯總和累加,其中也有很多值得推敲和商榷之處。比如這些樓盤的推盤節奏,要多少年才能建成以及最終能不能按照規劃建成都是問題;再比如說,有些開發商出于宣傳的角度考慮,夸大總建筑體量,列入規劃建設范圍的地面上還有城中村和其他形態的建筑附著物,要按前期宣傳描繪藍圖那樣建設非常困難。但是,較真起來,從這樣的數據中也能夠發現很多問題,我們不妨以此為基點,叩問昆明樓市。

第1問

十年后,真正能建成的量有多少?

事實上,我們手上有兩組數據,一組是包括了昆明目前大部分在建項目的130個樓盤總建筑面積超過1.1億平米的分布和構成,數據來源主要根據各樓盤對外公布的總體量,看起來供應量遠遠大于可能的市場需求量,很不靠譜;另外一組是昆明至祥研究中心提供的昆明近5年來土地供應和成交占地面積,預售供應和成交備案建筑面積,市場供應略大于成交,供需大致平衡。

在130個樓盤中,除了總建筑面積達1000萬平米的俊發城,計劃建設周期10年,要到2023年才全面建成外,其他大部分是在3到5年內可以收官的。如果全部按規劃建成的話,就算剔除公建、地下建筑面積,開發商自持的商業等,市場供應量也是非常嚇人的。

事實上,開發商很清楚,市場人士也非常清楚,很多樓盤是只拿下了先期的土地,卻在市場推廣時,把規劃開發的范圍全部納入,拋出一個龐大的建筑體量,描繪好了關于生活、商業配套的美妙藍圖。至于后期能不能拿到土地,開發商有沒有實力去建還充滿太多變數。十年后再來回顧這些樓盤,真正能建成的總量會有多少呢?

記者曾親身到某幾個號稱100多萬平米體量、500多萬平米體量的項目現場實地考察,發現當前能夠開發的土地至多幾十萬平米,規劃范圍內還有大量城中村林立,后期開發難度可想而知。開發商與政府協議的開發計劃都還存在太多變數。

況且,就算是開發商具備實力,土地不成問題,與政府層面溝通順暢,也還存在著開發商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開發步調,以及在被允許的范圍內調整業態布局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在市場上已屢見不鮮。動輒百萬平米建筑體量項目描繪的圖景,有可能只是鏡花水月。

昆明主城某大盤,規劃住宅和商業地產各一半,住宅部分賣得風生水起,建設也進行得如火如荼;商業部分今年初全面動工,但目前工地上看到的景象是鴉雀無聲,貌似已停工,是否因為開發商考慮到昆明商業放量過大想調整步調尚不得而知。

問題的癥結在于,很多購房者就是沖著開發商拋出的龐大體量,以及說好的各種生活、商業配套而去,并且正如至祥置業(昆明)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黃雷所說,這種預期還被體現到了房價當中。最先開售的總是住宅部分,購房者已經為配套預期在房價中支付了成本。到最后各種配套無法兌現,這筆賬找誰算去?

第2問

未來十年,需要新增多少建筑體量?

有了巨量供應方面的預期,我們不妨再來好好地籌算一下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來自于兩個方面,一個是本地常住人口的住房需求和商業需求;另外一個是外地人購房需求,據多方反映數據,在昆明實施限購以前,外地人購房比例達到一半以上,實施限購以后,外地人的住宅購房需求被遏制,只能投資商業性物業。據云南財經大學房地產與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張洪分析,從目前的情況看,房地產宏觀調控依然會以壓制住宅投資和投機性需求為主。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資訊

猜您喜歡

參與討論

登錄 注冊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