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螺螄灣,或許在現在的人看來更像是鄉街子,高高低低且普通話都有些蹩腳的的叫賣聲透過稍顯嘶啞的喇叭充斥著整個市場,隨處可見“大甩賣”、“清貨”的字樣,低價貨夾雜著水貨、假貨讓購物者防不勝防。還記得30塊錢我們就能帶走兩件衣服;還記得老螺螄灣附近人多車多經常讓交通陷入癱瘓狀態。隨著昆明城市化改造,這樣的螺螄灣于2009年12月1日轉身離去。
如今,螺螄灣中心歸來,它的回歸究竟是老螺螄灣的“刷新”還是“升級”呢?如果是后者,升級后的螺螄灣中心究竟能否脫去老螺螄灣“鄉街子”的市井之氣?云南房網小編決定到項目現場一探究竟。
踩盤散記
云南房網小編在護國路搭乘161路公交車,經過金鷹購物中心、得勝橋(青年路)、巡津街(市人民醫院)、南壩路(雙龍橋)四個站點,由于是下午兩點左右,交通也比較通暢,全程僅耗時10余分鐘,下了公交車便能看見公交站斜對面的螺螄灣中心售樓部。

螺螄灣中心售樓部
說到踩盤,小編得吐槽幾句,這是一個交織著良心與自尊心的活計,你得隨時做好上演“無間道”戲碼的準備,你得隨時忍受知道來意后隨即將你自動屏蔽,當你為透明人的置業顧問。不過在螺螄灣中心小編卻沒有遭遇這樣的尷尬,知道來意的置業顧問十分熱絡地要為小編講述了螺螄灣中心的前世今生。
故事得從1382年說起,昆明的基本格局正起源于這一年,當時著名的地理堪輿大家汪湛海將昆明城設計構筑為龜形,與蛇山之氣脈相連,形成“龜蛇相交”,從此昆明城以五華為中心,正義路為貫穿南北的中軸線。

螺螄灣中心龍脈說
置業顧問跟小編說到,300年前,螺螄灣中心所在地塊不過是毗鄰滇池的灘涂,后來有人在此建村,欲以打漁為生,在建村是挖出了大量螺螄和貝殼變順勢起名為“螺螄灣”。從置業顧問的講述中可以明顯聽出螺螄灣對“龍脈”一說的重視。從五華山、正義坊、正義路、忠愛坊、三市街、金馬碧雞坊、近日樓、東西寺塔到隆盛門、螺螄灣,昆明2200年不變的城市中軸一路南下延伸,這就是螺螄灣中心所說的“龍脈”之所在。
其實,螺螄灣市場于1978年才在南壩路逐步形成,初期以經營農副產品為主;直到1989年,大批青年路工商戶搬遷至螺螄灣,市場快速轉變為一個擁有10000多戶經營商戶,從業人員超過100000人,匯集上萬種國際、國內品牌的專業商品市場。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