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發展觀·一條路改變一座城
——昆明成長記錄系列報道之三: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⑤
就算你留戀開放在水中,嬌艷的水仙。
別忘了山谷里寂寞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這是臺灣知名音樂人羅大佑老師在上世紀創作的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中寫到的歌詞,反射在北京路的發展歷程中來看,那個曾經因處片區發展初期,在規劃上被政府高度關注,但在實質建設中頗顯滯后,后經如野百合般自顧自地生長的狀態,終于迎來今時今日的春天,更待即將到來的盛夏的不易發展史,此歌詞實在顯得貼切又充滿一種暗自努力之后的逆襲之美。
>>相關閱讀
開篇:“昆明發展觀·一條路改變一座城”
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①:詠嘆調:北京路,延長的長
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②:搖籃曲:風吹麥浪,城北往事
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③:北京路的現代革命:向北!向北!向北
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④:月光曲·沉睡年代的北市掌燈人
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⑤:奏鳴曲·北市區破曉,野百合也有春天
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⑥:協奏曲·彼海,北京路的燃情歲月
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⑦:第四紀:狂想曲·次世代,北市的最終幻想
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⑧:變奏曲:致最后的拓荒者
北京路的最終幻想⑨:北京路實勘:北站以北
曾經的北京路是一片暗香潛藏的野百合
總是被記起,又不斷被遺忘。藍圖上的北市區很美,萬人體育館、聶耳音樂中心、東方影視城……,可現實也總是很殘酷,藍本上的北市區很多并沒有在北市區開花結果。
從1996年官房集團承接打通火車北站下穿隧道,北市區正式迎來了屬于它的地產快速開發年代開始,截止2005年,北市區已經有住宅小區50余個,居住人口超過20萬人。但由于種種原因,北市區的市政生活配套長期短缺,商業中心更是幾近空白,于是“睡城”一度成為了北市區的代稱。除了睡覺,工作、購物、娛樂都必須到市中心才能滿足。北市區作為昆明城市副中心,缺乏主導商業、無商氣、留不住人群消費的現狀急需破局。
朋友向小編回憶04年時打算在北市區置業的糾結表示:“當時的北市區各種配套還比較缺乏,但因為大量住宅小區的扎堆,北市區當時的房價,對于剛需一族來說真的很有吸引力。而且當時看中北市區,很大一部分原因還在于看中了政府對它所做的規劃藍圖,要建萬人體育館、聶耳音樂廳、近千畝的‘東方影城’項目等等,聽著這些規劃,總是讓人心頭一熱,充滿期待感。”
“但當時實際的北市區,是一個延北京路沿線鱗次櫛比,新開發小區一片接著一片,雖然各個小區內的交通道路也全都連貫著主干道,一些小區內也有屬于自己的少量生活配套,包括小餐館、自助銀行、小型日用品店等,但消費者稀少。而且更多的小區道路兩旁的照明設施都是不完善的,也沒有開設藥店和社區醫療機構。許多小區內沒有菜市場,有也是那種可以隨意討價還價,無管理可言的街邊臨時湊起來的農貿小街子,價高不新鮮那是常態。”
白云路上的家樂福
“要說當時北市區可以算是‘商業中心’的地方,就是2002年年底正式開門營業的白云路家樂福,但家樂福的面積也沒有超過1萬平米,還有就是有一個門檻較高,實行會員制的普爾斯馬特超市,這些根本不能滿足北市區那么多居住人群的需求。要么就轉幾趟車,耗個幾小時,到市區去消費購物,反正當時的北市區就是一個極度依賴主城的片區。而且北市區金融、郵政、公共配套等社會服務設施稀少,這些也都不敢奢望,更別說一些體育、文化等等精神層面的消費片區了……”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