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獻策公路客運并非只有一條道
日前,一位名叫“張偉華”的網友在網上撰文提出了自己的解決之道。“張偉華”認為,一條造福沿線百姓出行的鐵路,不可能因為對公路客運產生沖擊而減少開行客運列車。客運車輛經營戶應明白3個道理:競爭是市場經濟下無法避免的,不能要求競爭對手放棄自己所長來減少競爭,與其怨天尤人不如主動求變;其次,公路、鐵路各有長短,揚長避短、錯位經營才是生存之道;再次,公路鐵路同為交通運輸服務行業,為公眾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這個目標是一致的,化競爭為協作方能更好地造福百姓。
具體該怎么來做?“張偉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是錯時,客運大巴可適當降低火車發車時間段的班車密度,適當延長班車運營時間,降低鐵路對公路客流量總體的影響;二是錯位,客運大巴若能提供更高的舒適性,且能提供一些個性化的服務,適當降低票價,對旅客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三是互補,鐵路雖然運能大,但只能把旅客送到沿線的各個車站,客運大巴可以優化班線,沿途多選擇列車所不到之處,和鐵路形成互補,方便百姓出行。
同時,鐵路應該避免一開始就給公路客運造成太大的沖擊,給公路客運一個調整和緩沖期。隨著我國鐵路運營里程的增加,“鐵公機”三者之間的競爭會越來越多,但不論是哪種客運方式都無法獨立完成所有的運輸任務。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發揮公鐵聯運、空鐵聯運的綜合優勢,做到大交通的協調發展是我們應該思考的,也唯有這樣才能使公鐵競爭達到共贏。
玉蒙求解火車帶動客流上升客運線路重新布局
5月8日下午,晚報記者專訪了紅河州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廖建南,對于火車開通對紅河州汽車客運市場的影響,剛剛從客運站調查回來的他提供了一組來自紅交集團的數據,其表明,玉蒙線開通10余天來,公路客運乘客數量較同期明顯減少。
那么,面對火車客運的沖擊,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有何應對措施呢?廖建南介紹,交通部門也在探索解決的方法,思考如何積極引導廣大汽車經營戶應對火車的沖擊。
第一招:提升服務質量
綜合近期的調查反饋,廖建南認為,首先是提升服務質量。在硬件上更換更為優質的客車,在軟件上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其次是更換車型。在客車的運力上進行“大中小”的配置,即運力較大、中等、較小的客車相互配合。如與火車運營時間沖突的班次改由運力較小的客車執行運輸任務,這樣減少了運營成本也能滿足旅客不同的出行需求。
第二招:調整線路
再有就是調整路線。對上座率太少的相關班次考慮將其合并。火車開到了蒙自,紅河各縣市的群眾經由蒙自轉乘火車前往昆明等地的乘車需求將大大增加。這恰恰可以考慮將受到火車影響后的班次調整到運力緊張的班線上,這將大大滿足邊遠群眾的出行需求。
他同時表示,由于火車客運開行的時間較短,目前還不能充分估計火車對汽車客運的影響情況,由于民間有不少人盲目將錢投入到汽車客運市場,甚至有人不惜借錢投入到班車上,導致一段時間來,有的班線車輛被炒到上百萬,一輛車竟有多達十幾個甚至幾十個股東。正是這種盲目的投資行為,大大降低了投資者抵御風險的能力,這些都還需要進一步調查和評估。
而紅河州運政處副處長林瀟認為,僅靠這10天左右的客流情況還不能說明問題,需要對更長一段時間的客流量進行統計分析后,才能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調整。林瀟談到,火車的開通從總體上也增加了進出蒙自的客流量,這對汽車運輸來說也是一個機遇,特別是對于紅河州南部縣來說,汽車如何組織運輸是值得研究的事。(統籌張雅棋任銳剛易科彥劉筱慶李繼升張芳通訊員普玲霞)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熱門評論